新聞中心
詳情
中鋁湘軍 ▏紅土地上的綠色承諾——長沙有色院滇東南鋁土礦勘探隊綠色勘探紀實
瀏覽量:
在滇東南的崇山峻嶺間,一支身著藍色工裝的勘探隊伍正用腳步丈量大地,以專業(yè)解讀礦藏。云南文山鋁老寨鋁土礦詳查項目部的“中鋁湘軍”們,以紅土為伴,與風雨同行,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地質篇章。
架起溝通橋梁 破解協調難題
項目啟動之初,協調工作就面臨重重挑戰(zhàn)。面對淺井探礦工程安全專篇審批、礦權范圍與村民農田重疊等難題,項目部負責人帶領團隊迎難而上。他們積極聯系西疇縣應急管理局、自然資源局、縣政府及鄉(xiāng)政府,召開協調會十余次,借助村支書的紐帶作用,進行深入溝通。經過一個月的不懈努力,終于順利拿到了淺井探礦工程安全專篇審查意見,并創(chuàng)新制定出兼顧勘探需求、生態(tài)保護和經濟效益的協調方案,贏得了當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。


創(chuàng)新測繪技術 智繪礦脈藍圖
在云南文山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間,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,傳統測繪面臨巨大挑戰(zhàn)。為突破傳統局限,項目團隊大膽創(chuàng)新,引入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技術,采用無人機搭載機載激光掃描雷達和高分辨率正射相機,開創(chuàng)了滇東南地區(qū)高植被覆蓋區(qū)礦產資源勘探新模式。這一技術的成功應用,不僅大幅提升了測繪精度,減少了野外作業(yè)風險,而且有效保護了森林資源,真正踐行了“綠色勘探”的承諾。
風雨無阻 彰顯湘軍本色
6月的文山西疇正值雨季,天氣變幻莫測,但惡劣的天氣并沒有阻擋勘探隊員的腳步。下大雨時,地質調查組的隊員們相互協作,一人撐傘描述、一人記錄拍照、另一人冒雨測巖層產狀,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務。雨水打濕了工裝,泥濘沾滿了膠靴,卻從未聽到半句怨言。“能為國家地質事業(yè)貢獻力量,是我們的光榮。”隊員們的樸素話語,道出了“中鋁湘軍”的責任擔當。
綠色勘探 守護綠水青山
項目部創(chuàng)新推行“一勘一復、原土歸位”的工作方法,即每個淺井勘探點工作完成后立即開展生態(tài)修復。每口淺井開挖時嚴格分區(qū)堆放表土層、含礦層、下覆土層等,回填時精準復原原有土層結構,確保修復區(qū)微地形誤差控制在±2cm以內。這種精益求精的態(tài)度,讓100%的淺井修復率和表土回用率成為現實,用實際行動踐行了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發(fā)展理念。
暮色中的西疇,項目部的燈光與遠處村鎮(zhèn)的燈火交相輝映。這支復合型團隊用實踐證明:礦產資源開發(fā)完全可以實現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、生態(tài)效益的有機統一。他們用專業(yè)和堅守,在紅土地上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地質勘探的壯美樂章,為“中鋁湘軍”精神增添了新的注腳。